考研大纲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,历来备受关注。2016考研政治大纲已于9月18日发布,勤远华科考研网第一时间对新大纲进行了对比,经与去年大纲比对,今年新大纲变动是近几年变动较大的一次。总体来说,各科均有新增、删除和增加的考点,思修法基变动最大,马原、毛中特说法调整多一些,纲要变动较小,当代无变化。以下是新大纲与去年大纲对比表,广大考生一定要认真研读。
2016考研政治大纲变化——毛中特 |
章节 |
2015大纲 |
2016大纲 |
备注 |
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天理论成果 |
2.毛泽东思想 |
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|
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|
调整,增“活的灵魂” |
3.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|
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|
新增 |
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|
1.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|
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发展 |
中国新民主义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|
调整说法 |
3.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|
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 |
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|
调整说法 |
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|
1.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|
1.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|
1.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|
标题调整说法 |
|
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|
减,调整位置 |
2.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、基本纲领 |
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|
|
增,调整位置 |
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|
2.全面深化改革 |
2.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|
2.全面深化改革 |
标题调整说法 |
全面深化改革 |
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|
调整说法 |
正确处理改革、发展、稳定的关系 |
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|
调整 |
3.扩大对外开放 |
3.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|
3.扩大对外开放 |
标题调整说法 |
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|
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|
调整 |
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|
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|
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|
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|
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|
1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|
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|
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|
调整 |
2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|
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|
全面依法治国 |
调整 |
3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|
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|
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|
合并 |
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|
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|
|
删除 |
发展教育和科学 |
|
删除 |
4.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|
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|
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热质属性 |
调整 |
5.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|
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|
|
删除 |
|
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|
新增 |
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|
2.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|
推动建设持久和平、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|
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|
调整 |
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|
1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|
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|
实现共同富裕 |
调整说法 |
4.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|
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。建立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意义和内涵。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|
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。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。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。推动军民整合深度发展 |
调整 |
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|
2.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|
建设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|
|
删除 |
3.全面从严治党 |
|
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。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。加强组织、纪律和作风建设。加强党见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。 |
新增 |
2016考研政治大纲变化—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|
章节 |
2015大纲知识点 |
2016大纲知识点 |
备注 |
绪论 |
适应人生新阶段 |
|
确立成才目标 |
新增 |
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|
|
思想道德与法律 |
|
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|
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|
|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|
|
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|
|
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心外化于行 |
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,坚定崇高信念 |
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|
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|
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|
调整 |
实现理想的长期性、艰巨性和曲折性 |
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|
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|
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|
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,共筑精神家园 |
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|
|
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|
调整 |
|
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|
|
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|
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|
|
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|
|
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|
|
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|
|
做忠诚的爱国者 |
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|
|
时代精神机器主要体现 |
|
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|
|
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|
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,创造人生价值 |
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|
|
人生与人生观 |
调整 |
|
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|
|
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|
|
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|
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|
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|
|
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|
调整 |
|
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|
|
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|
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|
|
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|
新增 |
|
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 |
|
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|
加强社会主义大道德建设 |
|
着眼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|
|
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|
|
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|
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(原大纲第七章内容) |
|
|
网络生中的道德要求 |
调整,原小标题提升 |
|
|
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|
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(原大纲第五章,名称变化) |
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|
|
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|
新增标题 |
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|
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|
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|
调整 |
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|
我国的国家制度 |
|
标题删除 |
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与基本义务 |
|
|
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|
新增标题 |
|
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|
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|
|
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|
新增标题 |
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|
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|
|
坚持以阿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|
新增标题 |
|
坚强宪法实施,落实依法治国 |
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|
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|
|
标题删除 |
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维护者 |
|
|
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|
新增标题 |
|
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|
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,履行法律义务 |
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|
|
法律权利 |
其中的:人身权利与义务;财产权利与义务;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为新增,其他为原大纲内容调整 |
|
法律义务 |
|
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|
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|
|
政治权利与义务 |
|
人身权利与义务 |
|
财产权利与义务 |
|
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|
|
宗教信仰及权利与义务 |
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|
|
依法行使权利 |
|
依法救济权利 |
|
尊重他人权利 |
|
依法履行义务 |
2016考研政治大纲变化—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|
章节 |
2015大纲知识点 |
2016大纲知识点 |
备注 |
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|
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|
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|
新增 |
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|
|
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|
新增 |
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|
物质世界和实践 |
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|
|
删除 |
|
|
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|
新增 |
|
实践的本质、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|
|
调整位置 |
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|
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:原因与结果、必然性与偶然性、可能性与现实性、现象与本质、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|
|
名义上的变化,大纲解析位置调整 |
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|
|
唯物辩证法与“四个全面”战略思想 |
新增 |
|
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:归纳与演绎、分析与综合、抽象与具体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|
|
调整 |
|
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|
|
调整 |
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(标题改变) |
真理与价值 |
真理及其客观性 |
真理的客观性、绝对性和相对性 |
原知识点合并 |
|
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|
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|
|
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|
新增 |
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|
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|
|
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|
新增 |
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本质 |
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|
|
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|
名称调整 |
|
|
自然经济 |
新增 |
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|
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|
|
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|
调整 |
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|
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|
|
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|
新增 |
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|
|
|
新增 |
|
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|
|
新增 |
|
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|
|
新增 |
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|
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|
|
删除 |
|
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|
|
删除 |
|
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|
|
删除 |
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|
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|
|
|
|
|
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|
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|
调整 |
|
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 |
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意义 |
|
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|
|
2016考研政治大纲变化—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
章节 |
2015大纲 |
2016大纲 |
备注 |
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|
2.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|
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意义 |
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|
调整(无实质变化) |
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|
4.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|
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|
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 |
调整(无实质变化) |
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|
3.建设的成就和探索成果 |
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|
独立的、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|
调整(无实质变化) |
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|
4.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|
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|
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|
调整(无实质变化) |
|
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|
删除 |
5.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|
5.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|
5.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|
节标题改变 |
|
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|
新增 |
|
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的战略布局 |
新增 |
|
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的展开 |
新增 |
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和重大区别 |
|
调整到第六节 |
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、创造、积累的根本成就 |
|
删除 |
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|
|
删除 |
6.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|
|
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|
由第五节调整到此处(无实质变化) |
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|
|
由第五节调整到此处(无实质变化) |
|
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|
新增 |
2016考研政治大纲变化——形势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|
章节 |
2015大纲 |
2016大纲 |
备注 |
形势与政策 |
年度间(2014年1月-2014年12月)国际、国内重大时事 |
年度间(2015年1月-2015年12月)国际、国内重大时事 |
|
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|
|
|
无变化 |
相关推荐:
2016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英语一大纲
2016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英语二大纲
2016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政治大纲
2016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数学一大纲
2016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数学二大纲
2016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数学三大纲 |